官网 欢迎访问京芷财富网(www.cisilnalsil.com)
在近期引发债券市场风波的“国海萝卜印”事件中,某银行作为事发债券持有人被卷入其中。此次事件发生后,央行为防范此类事件发生,决定明年初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那么表内表外业务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将为您介绍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体系。
银行功能
国海事件中银行所持有的债券属于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存在方便了社会资金的筹集和融通,是金融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员。银行的业务一方面是通过吸收存款,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和小额货币结余聚集起来,然后以贷款的形式贷给需要补充货币的人;在这里,银行充当了借贷双方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银行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等业务,充当支付中介的作用。总之,银行就是充当信用中介的作用。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
银行系统
表外财务管理中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的表外业务。从财务角度看,银行业务可分为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是指能够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栏中显露的业务;例如,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类垫款等。当表内业务由原来确定的事项转变为需要由不确定事项确认的事项时,应转入表外科目核算。表外业务主要由各种中间业务组成,不能用简单的资产或负债业务来描述,可以看作是由表内业务派生出来的业务,当其具体可能事项成为现实时,表外业务就转变为表内业务,此时应由表外会计转为表内会计。
为什么会有表外交易?
银行的表外业务是银行服务范围的扩大。最初,银行只有吸纳存款和放贷的业务,但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倾向于把银行作为一个安全的第三方交易者。比如票据手续费,历史悠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意大利商人已经广泛使用票据进行结算,但当时的票据主要以商业信用为主,可信度较低。但当银行被引入票据领域后,一切都变了。银行规模庞大,资本雄厚,营业地点固定,信誉度高,让银行承兑票据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但银行承兑票据在会计处理上应该如何分类呢?它既不是资产,也不是负债,所以最后只能发明一篮子“表外业务”放进去。
由于央行对商业银行表内业务考核体系的存在,不少银行的表内业务受风险控制等业务制约,利润较低。但由于表外业务监管程度较低,不少表外业务收入较为可观,导致近年来银行表外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监管缺失,表外业务存在大量泡沫。因此,近年来央行不断规范表外业务管理。
表外交易的类型
凡是未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但影响当期损益的业务,均可称为表外业务。主要包括:
1.信用业务:票据、信用证、保函等。
2.承诺业务:贷款承诺书等。
3、委托业务:委托贷款、代理清算、代理收付款、代理产品销售等。
4、咨询业务:财务顾问服务等。
5、其他服务:保险箱等。
中级业务
按照文件中的定义,它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或负债,也不为银行产生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说白了就是银行在不运用自有资产的情况下,作为中介机构向银行提供的服务。
这两个定义,一个是基于会计准则,一个是基于业务种类。从两者的关系上看,一般来说,中间业务是表外业务,但表外业务不一定是中间业务,关键在于是否涉及银行本身。表外业务可以涉及银行本身,但按照会计准则,并不体现在表内,而中间业务则不涉及银行,银行只是充当一个中介的角色。比如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就是表外业务,但不能归类为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种类繁多银行表外业务包括哪些,此次央行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的表外理财就是表外业务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表外业务都纳入新版MPA考核范围。由于表外业务规模庞大,盲目对整个表外业务进行大调整,可能会导致很多银行甚至整个金融体系崩溃。因此,央行在表外业务中仅选择了表外理财作为新版宏观审慎评估(MPA)的附加考核对象。相信不久的将来,央行将进一步规范银行表外业务,提高银行风险治理水平。
Copyright © 2024 京芷财富网运营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5818号-8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风险自负。如侵犯您的权益请移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