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 欢迎访问京芷财富网(www.cisilnalsil.com)
【银行金融诈骗】六种常见银行金融诈骗行为,理性投资,远离骗局
银行金融诈骗罪有哪些?
用户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成为了银行推广理财产品、吸引用户眼球的杀手锏。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刻意夸大收益,很多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银行会在宣传中强调以前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已经达到了预期收益,让客户对收益产生心理预期,把预期收益当成实际收益。但实际情况是,很多结构性理财产品并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出现本金亏损。
小容提醒: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银行宣传的收益是预期收益还是实际收益。预期收益只是根据目前情况预测的收益,并非实际收益。不要把预期收益率当成实际收益率,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实际收益很可能会低于预期收益。
2. 以物易物,金融产品“变身”保险
据统计,有30%的用户在购买金融产品时被误导,把保险误认为是金融产品。很多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在银行推销保险产品,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向用户推销自己的保险产品。用户在银行很容易被“忽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保险。
小荣提醒: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认购单上写的是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如果被告知要购买的理财产品已经售罄,而工作人员推荐了另外一款产品,用户就需要小心了,因为这是最容易被销售人员“忽悠”的时候,把保险误认为是理财产品。
3. 募资周期延长导致收益降低
理财产品在上线时都会有一个募资期,时间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在此期间,用户的资金不会获得任何收益,最多只会按照活期账户利率收取利息。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募资期越长信托法,实际收益率越低。这一点在一些短期理财产品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某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6%,时间为30天,募资期为5天,如果用户在募资期第一天购买该产品,那么最终的实际收益率为6%x30÷35=5.14%,明显低于预期收益率6%。
小容提醒:由于理财产品有额度限制,不少用户为了抢额度,往往在产品募资首日就买入,募资期间资金一般按活期利息计算或者完全不计利息,这会导致用户收益被摊薄,因此用户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要被名义上的高收益率所迷惑。
4. 通过“不公平条款”获取超额回报
在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些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比如部分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规定,“超过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的部分银行推销理财,作为银行的投资管理费”,也就是说,如果一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8%,但实际收益率为10%,那么多出的2%就归银行所有。
小荣提醒: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尽量远离“条款不公平”的产品,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若发生亏损,用户需自行承担风险,但产生的超额利润归银行所有,银行完全是在“压榨”用户的利润。
5. 管理费包含隐藏的“隐形”费用
相比于明文规定的各项管理费、手续费,银行理财产品的各种“隐性”费用也层出不穷,理财产品的实际收费标准很可能是银行明文规定的费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费用占投资者所获收益的比例也可能超过40%。
小荣提醒:一般的理财产品说明书里,预期收益率=预期投资收益率-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如果银行只按照手续费、托管费来收费,可以说很“厚道”,但其实,银行的隐性收费就隐藏在这个“等”字里。
6. “欺骗”用户,回避重要问题,信息披露不完整
银行工作人员在推广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强调收益,不谈风险。产品说明中关于风险的描述充斥着普通用户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很多银行不披露或选择性披露信息。产品信息不全、投资用途不明确、收费不明确、信息更新不及时都是很多理财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不一定是银行发行的,也可能是银行代销的其他公司发行的产品。如果产品出现意外,非银行发行的产品,银行不承担责任。
小荣提醒:很多结构性理财产品极其复杂,就连专业研究员都无法掌握一些产品的具体投资情况,更别说普通用户了。用户在购买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被销售人员的甜言蜜语“迷惑”,也不要被所谓的高收益“诱惑”。要清楚收益、风险,以及是否是银行发行的,谨慎选择理财产品。
如何识别银行欺诈
1. 看看谁的产品
理解银行理财产品,一定要分清是代销还是自营。代销合同上盖有第三方机构的印章,比如信托、保险、基金公司等。自营产品上盖有银行的印章。那么银行自营产品是不是100%无风险呢?当然不是。银行也是企业,也有经营风险。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意味着银行未来可以合法破产。如果银行真的破产了,存款可以保,但理财产品就保不住。
2. 看看钱都去哪儿了
这个合同上写的很明确,如果你投资股票、期货等高风险产品,你就要扪心自问了。另外,我们最常见的就是银行员工一时兴起推销产品。这个就是银行员工为了个人利益推销产品,表面上给你推荐银行的产品,或者代你推销银行的产品,但是你付钱了,他们却给你换产品。“打着卖羊肉的幌子卖狗肉”,后来河北、江西等地也做了这个要求,推销的时候必须录音录像。这也是一种保护。
3. 查看风险等级
每一款理财产品的说明书或合约中都会标注风险等级,分为谨慎型(R1)、稳健型(R2)、平衡型(R3)、进取型(R4)、激进型(R5)三种,我们建议大家选择R1和R2,这样风险比较可控,但收益也相对低一些。
4.不要相信保本保息
“保本保息”这几个字永远不会出现在任何金融产品合同中,这是中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如果有人向你承诺这一点,那他一定是在胡说八道。不要天真地相信任何关于保本保息的宣传,任何在合同中无法实现的承诺都是无效的。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对等的,这个道理已经被无数人用真金白银践行过。
Copyright © 2024 京芷财富网运营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5818号-8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风险自负。如侵犯您的权益请移步联系我们!